2025-06-20 08:53:45来源:阳光能源网点击:5421 次
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73.76GW(国家能源局数据),同比增长超130%。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问题的关键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各国纷纷加大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推动储能技术迭代升级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电网侧的调峰调频,到用户侧的峰谷电价套利,再到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需求激增,储能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保持高速增长,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
紧抓国策机遇,构建储能产业高地
在6月11日举办的上海SNEC展会上,阳光能源网与江西一舟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舟储能)副总裁牛雪峰来了一场深度对话,从其在储能领域的发展布局与创新实践揭秘这家储能“新贵”的崛起之路。
牛雪峰介绍,成立于2020年的一舟储能,可谓生逢其时,精准踩准了国家储能战略的鼓点。他们在江西上饶大手笔打造了一座占地1300亩的产业航母,其中600亩是专属于储能制造与研发的核心引擎。目前,公司汇聚了近2000名精兵强将,其中170人的研发团队是驱动创新的最强大脑。在储能行业,一舟储能目标是成为客户的“全能伙伴”,构建了涵盖储能集成,以及BMS、EMS、PCS制造和研发的完整布局,客户在产业园内就能享受到交钥匙式的一站搞定服务客户。乘着政策东风,携手国内外战略伙伴,一舟储能2024年交出了亮眼的12GW成绩单,2025年更是雄心勃勃,剑指18GW新高地!
全链协同发力,精准“拿捏”多元需求
作为全产业链型企业,一舟储能通过多维度打组合拳满足客户多元化产品需求。针对客户除集装箱外的出口认证、测试等需求,牛雪峰介绍,一舟储能建立了专业集成线与测试线,保障产品符合不同国家标准。研发团队积极与客户协作开发新产品,可在工厂内实现储能系统交直流侧联调,确保国内外项目交付的高效性与完整性。
深挖代工价值,让客户“省心又赢利”
谈及储能集成代工的发展优势与附加价值,牛雪峰表示,在集装箱研发方面,一舟储能可精准适配客户不同容量需求,尤其在配合电芯企业生产大容量电芯产品的生产测试上独具优势,为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配备行业一流的实验室与测试设备,可一站式完成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消防测试及热管理测试等项目,大幅节省客户研发时间,保障产品品质。此外,一舟储能还协助客户开发新产品,开展ODM业务,助力客户打造市场竞争优势产品。
在成本控制上,一舟储能推出灵活代采模式,客户可指定电芯或供应商、价格,由公司代采,降低客户运营成本。
新品重磅亮相,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本次展会上,一舟重磅推出5MWh组串式交直流一体化新产品。据牛雪峰介绍,该产品彻底告别传统设备交直流分开、发货前折腾联调、安装占地“老大难”的时代;和传统方案比,其场地安装面积可节省30%,运费与运维费用降低约20%。
凭借全产业链深度布局、强大研发实力及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服务模式,一舟储能在行业内迅速崭露头角。面对快速扩张的市场和持续迭代的技术,期待一舟储能继续深耕创新,强化产业链协同,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为全球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解决方案,在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的同时,助力全球能源转型目标加速实现。2025年预测:保守场景下累计装机116.3GW,理想场景下131.3GW,正式迈入"亿千瓦时代"(100GW以上)。一舟储能正加足马力提前布局,在迎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凡来源注明中国阳光能源网的内容为中国阳光能源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