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09:40:16来源:阳光能源网点击:3205 次
在2024年上海SNEC展会现场,长风绿能(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发宇博士接受了阳光能源网的专访。面对行业变革浪潮,他深入剖析了江苏新能源新政的影响,阐述了企业的核心产品哲学,并勾勒出清晰的未来战略蓝图。
记者采访现场
长风绿能(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发宇博士
政策之辨:阵痛之中孕育长远生机
近期江苏出台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新政,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张发宇博士以史为鉴,指出:“回顾‘531政策’,虽曾带来行业剧震,却也最终催生了更健康的发展浪潮。这揭示了一个普遍规律:任何产业都必将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成熟的阵痛期。”他坦言,新政在短期内无疑会增加企业经营压力,然而,从长远视角审视,“推动行业摆脱补贴依赖、实现自我造血,才是产业健康发展的终极目标”。
深入分析新政带来的挑战,张发宇博士指出其核心在于对“全链条成本”的极致要求——这涵盖了电芯、系统集成、安装及运维等各个环节。“当此之际,行业的超额回报时代已然终结,回归资本的合理收益将成为新常态。”他强调,破局的关键在于双管齐下:一方面需全力压降材料与系统成本;另一方面则要深挖电网调度、容量优化等增值服务的潜力。“这恰似‘关上一扇门,却打开一扇窗’。”他特别补充道,伴随新能源在电网中占比的不断攀升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调频调峰服务正日益凸显其价值,将成为行业重要的机遇窗口”。
产品之道:以“己所不欲”铸就信任基石
在行业变革的背景下,产品的可靠性与企业诚信显得尤为重要。谈及长风绿能的产品保障体系,张发宇博士的核心理念掷地有声:“我们始终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若连我们自己都不愿购买的产品,绝不可能推向市场。”这种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利他主义”,深深烙印于对品质、安全与责任的极致追求之中。
依托十余年深耕极端环境(从沙漠、水面到高湿高盐沿海)的光伏应用积淀,长风绿能深谙设备可靠性的核心要义。其储能机柜选用高规格镀锌钢板,表面涂层严格遵循国际C3/C4/C5防腐标准,确保在各类严苛条件下历久弥新,为用户构筑起抵御环境挑战的坚实屏障。安全理念则延伸至用户视线难以触及的细微之处:PACK顶盖摒弃传统点焊工艺,采用304不锈钢整体冲压成型,显著提升结构强度与密封性;关键电池板区域更铺设防火型云母板,主动阻断消防隐患,于无声处筑牢安全防线。
在服务承诺层面,长风绿能同样引领行业标杆。作为5年超长质保的率先倡导者与普及推动者,公司在确立行业基准后更进一步,设立了设备宕机赔付机制。这不仅是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是以切实行动兑现让客户全程安心的责任担当,为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后盾。
战略之锚:细分场景中的蓝海突围
展望未来,张发宇博士为长风绿能描绘出清晰的战略蓝图:“我们明确拒绝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始终聚焦于为客户提供价值最深、落地最稳、场景适配最优的解决方案。”基于此,公司正从传统的“能源创造”领域,积极向“能源创造+节能增效”双轨并行的方向拓展。根据他介绍到,其核心路径聚焦于三大关键举措。首先,积极推进硬件智能化升级,通过将先进的电网调度功能深度融入EMS能源管理系统,显著提升客户的经济效益,并增强设备与电网的协同响应能力。其次,在节能新赛道寻求突破,创新性地推出应用超级电容技术的电梯再生能量回收系统,该技术与国际前沿同步,能有效实现电梯运行能耗30%~50%的显著降低。尤为关键的是,公司持续深化在“高韧性场景”的精准布局,通过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在三个极具潜力的细分市场发力:利用创新的超级电容技术高效回收电梯运行中产生的再生能源;为南亚、非洲等高温高湿、供电不稳地区定制开发具备“高温稳定+快速部署”特性的智能储能柜,大幅提升通信基站的供电可靠性和运维效率;并推出轻量化的阳台光储一体化系统光伏+微型逆变器+储能,致力于让全球数亿离网用户真正实现“用得起的能源独立”。
“帮助3亿人用上清洁能源,是我们不变的使命。”张发宇博士总结道。通过构建“高可靠、小体积、多场景”的战略布局,长风绿能正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纵深和对应用场景的精准把握,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红海中,成功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蓝海航路。
凡来源注明中国阳光能源网的内容为中国阳光能源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