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中国阳光能源网

您的位置:中国阳光能源网储能正文

记者走进乐清光伏发电站和共享储能电站 滩涂之上,长出“绿电森林”

2025-09-09 09:37:29来源:浙江日报 点击:1131 次

在呼啸的海风中,我们沿着60厘米宽的狭窄栈道行进10多分钟后,来到乐清市围垦区外侧海域的滩涂。只见一望无垠的光伏“方阵”全部迎面朝南,仿佛郁郁葱葱的“绿电森林”,场景蔚为壮观——这是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之一、去年7月投运的乐清湾光伏项目,项目用海面积约3000亩,一年可发电3.4亿千瓦时,满足13.6万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同样位于乐清的乐清湾共享储能电站与这个光伏项目强强联合,为区域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光伏装机达到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近日,我们来到乐清湾光伏项目和乐清湾共享储能电站,跟着运维人员一起查看清洁能源的生产。
一屏掌控三千亩光伏
“先把头盔戴上。”上午9时左右,当我们刚走完栈道踏上光伏控制区域,光伏运维团队负责人陈克(化名)就递来了安全帽和工作服。换装完毕,陈克带我们走进光伏电站中控室,占据一面墙的智慧大屏立刻吸引了我们。20多个实时画面同时接入,虽然身处室内,但电站内外的情况一览无遗。
我们想马上开始工作,但陈克说别着急,你们先要接受安全教育。他郑重地提醒我们:“已进入工作区域,必须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因光伏区位于海面上,进入光伏区还需要穿救生衣。”接着,他又为我们宣读了《外来作业人员进场安全告知》:“必须服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不准随意进入危险区域和操作区域……”
这严阵以待的模样让我们有点紧张,陈克解释,电站内分布着很多高低压设备,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安全教育完毕,我们在光伏电站内的工作体验总算要开始了。这么大面积的光伏电站,要从哪里入手呢?
看着我们摩拳擦掌的样子,陈克招呼我们在中控台前坐下来。只见中控台前方的智慧大屏上,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开关柜、主变、GIS等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在这么大面积的滩涂上开展运维工作,这个智慧大屏就是我们的千里眼。”陈克指着屏幕解释,“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通过中控室的监控后台检查各类高低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我们注意到,其中一块屏幕上显示实时发电量的一串数字正在不停变化着。时间来到上午10时30分,这串数字一路上涨超过了60万千瓦时。“每天早上10时开始到下午2时是发电高峰,也是数值增长最快的时候。”陈克介绍,今年发电高峰,最多一天能发电160万千瓦时。
不只是晴天,雨天也能发电。我们看到电脑记录的发电数据,近期雨天的发电量,也能达到每天20万至40万千瓦时。
“如果设备需要检修,通过中控室能够实现对每一台光伏设备的开关启停,确保工作人员在不带电情况下安全作业。”陈克介绍。
人工巡检“望闻问切”
“虽然有智能设备,但人工巡检作为辅助方式还是必不可少,有助于全面了解情况、及早发现问题。”陈克说,“穿上救生衣,跟我们巡检去。”
穿上救生衣后,陈克等4位运维人员拿上工具箱,带领我们沿着格栅板铺就的检修通道向滩涂走去。透过格栅,我们看见下方的滩涂距我们约有3层楼高的距离,难免有些心慌。陈克边走边介绍:“这里有近50万块光伏板、61个箱变、610个逆变器……我们团队每天都要巡检,平时每两周巡检全覆盖。现在正值迎峰度夏期间,我们加大了巡检力度,每周都要巡检全覆盖。”
不一会儿,我们接近光伏“方阵”,陈克告诉我们:“巡检就是望闻问切,先仔细观察,看看光伏组件表面有没有无明显覆盖的杂物或裂痕。再闻闻空气中有无焦味或者其他不正常的味道,再仔细听听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我们睁大了眼睛细细查看,这片区域光伏组件都好好的,空气中也没闻到焦糊味。“这里设备运转正常。”陈克说。
接着,我们继续行进,看到一个大约8米长、5米宽、2米高的白色铁皮箱。“这是箱式变压器,简称箱变。”陈克为我们科普:“你们看到光伏阵列下方的金属盒了吗?那是逆变器,光伏组件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1300伏直流电,逆变器再将其换为800伏交流电,交流电再通过箱变升压到35千伏,最后经过主变压器升压到220千伏并输送到电网。将交流电压从35千伏升至220千伏是电力输送系统的关键环节,可以减少损耗、大幅提升输电效率。”
陈克打开箱变上的锁,指着里面的断路器说:“这是连接逆变器的电路保护装置,我们巡检时都要测一下断路器接口处的温度,千万不要触碰。”
他递给我们一人一把红外测温仪,按照他的指导,我们打开测温仪开关各自对准一个接口,测温仪距离测量点约40厘米。只见测量点出现了红色光斑,不一会儿,测温仪屏幕上的温度显示为50℃左右。我们把10个接口测了一遍,结果大致相同。“正常。如果数值明显高于箱内大气温度,比如偏高10℃就有问题,需要排查。”陈克说。
在巡检了一批光伏板、箱变等设备后,我们赶往当天最后一个巡检点——主变压器。这里的设备分布范围实在太广,到达主变压器时,我们腿都酸了。这个约两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发出“嗡嗡”低鸣声,陈克介绍:“这是正常运转状态。你们再看刻度表:油位6,油温57℃,正常。如果有问题,油温读数会进入刻度表上的红色警示区,一看便知。”
此时接近下午4时,我们共巡查了约7万块光伏板、8个箱变,设备均在正常运行。
尽管海风扑面,但滩涂上阳光猛烈,我们穿着长袖工作服和救生衣,早已大汗淋漓,头顶似乎都在冒烟。但运维人员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和环境。
“超级充电宝”做战友
完成光伏电站的巡检后,我们又来到乐清湾共享储能电站——它是浙江省“十四五”第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去年6月投运。
“光伏电站容易受日照时间和强度等因素影响,会导致电网负荷曲线波动。”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林余杰介绍。如何有效缓解电网压力,削峰填谷以优化电力供需?电网侧储能电站提供了解决方案。乐清湾共享储能电站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是光伏发电项目的“亲密战友”。它接受浙江省电力调度机构的统一调度,一天可储存电量、日最大放电量均为10.5万千瓦时,可满足约1.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在储能电站的一大片空地上,我们见到了这个“超级充电宝”的核心部件——21个白色电池仓和21台储能变流器,它们都装在硕大的铁皮柜中,每个电池仓都是标准集装箱大小,足有4.3吨重。这些大家伙看似平平无奇,但我们很快见识到了它们的厉害。
我们来到储能电站中控室,正好是19时45分。桌上的调度专用电话铃声响起,浙江省电力调控中心发来指令,要求储能电站满容量放电。只见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账号、密码后,填上“52.5MW”这个上限数字,再点击“执行”按钮,储能电站就开始缓缓释放能量。直至21时45分放电完毕,两个小时共放电5.25万千瓦时。
林余杰介绍,当天2时至14时,乐清湾共享储能电站已完成两次充电、1次放电。“这里每天充电、放电各两次,用电低谷和新能源发电高峰时段充电、用电高峰放电,有力保障了乐清当地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光伏+储能”应用场景,全面提高了乐清市的新能源装机总量和电网的弹性调节能力,预计到2027年,乐清市新型储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30万千瓦时。
阅读下一篇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1. 晶澳太阳能:面对特色各异的七大关口 “漠蓝...
  2. 安徽省首个高速路域光伏规模化项目进入全面...
  3.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揭牌!
  4. 广东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跃居全国第一
  5. 中国电建建设的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
  6. 舜华新能源携手国创中心,共绘氢能产业新蓝...
  7. 涵盖338项标准《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正...
  8. 记者走进乐清光伏发电站和共享储能电站 滩涂...
  9. 中车株洲所助力阳江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
  10. 四川甘孜州2.8GW光伏项目优选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