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 09:26:16来源:南方日报点击:1313 次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的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项目工地上近日一派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该项目将于今年内实现全面投产;在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储能驿站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在建设中,工人忙着组装储能电池,这样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在大亚湾相继落地;珠海富山工业城,新型储能项目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超G工厂”已经竣工……
今年广东提出要将新型储能打造为制造业当家支柱产业以来,各地一批大项目纷纷落地,新型储能正奔跑在下一站万亿级产业的路上。
广东产能和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广东省工信厅指出,广东是国内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最早、产业覆盖最全、最成熟的地区,覆盖了储能电池全产业链,广东省新型储能产能和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
今年以来,广东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3月15日和4月3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印发《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3〕4号)、《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粤制造强省〔2023〕24号),分别明确了发展目标、产业布局、技术和产品重点等。5月3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开展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方向项目入库的通知》,给新型储能产业化单个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其中,《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打造成广东省“制造业当家”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从产业基础来看,广东省储能电池产业基础较好,覆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芯和电池封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拥有一批龙头企业,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备全球竞争力。2022年,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71万千瓦。”中国能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能源咨询规划院能源咨询部部长文婷表示。
文婷介绍,目前,广东在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等不同技术路线都已经有了相关布局,特别是在锂离子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上发展极具优势,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的储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
“从广东重点城市来看,广州主要布局储能电池、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圳重点布局储能电池、锂电硅碳负极材料、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等;珠海布局储能电池、锂电隔膜、电解液等;东莞布局储能电池、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锂电隔膜、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龙头企业主要有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璞泰来、贝特瑞等。在科创水平上,广东在积极布局发展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氢能储能等技术路线,开展南方区域新型储能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在基础研究、装备开发与示范电站的建设上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新型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彭鹏介绍。
8月1日,江门印发《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7月13日,惠州举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推进会;7月5日,广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随着新能源的井喷式发展,立足广东产业基础,各地市和企业在新型储能的赛道上热情高涨。列入《广东省2023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的新型储能项目已有795万千瓦,大部分都是百兆瓦以上规模较大的项目,加上未纳入其中但已向地方政府备案的项目,潜在的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将远超规划目标。
储能将成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标配
在揭阳市惠来县海湾石风电场,白色风机迎风转动,风机脚下的电场运行区内,风电场配备的储能示范项目处于平稳运行当中。
广东能源集团海湾石风电场储能项目是省内首个新能源侧配储能示范项目,于去年11月接入风电场,实现了平稳运行,有效解决了风电场站弃风问题,同时实现了削峰填谷、平滑风电场出力、提高功率预测指标,提高电网稳定性、电能质量以及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并形成了推广示范能力。
“海湾石风电场场景刚好与储能系统的特性是相互契合的。”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新业态工程师张翔宇表示,针对惠来海湾石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情况,该项目配置储能系统为1兆瓦/1兆瓦时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采用35千伏接入到风电场的集电线路,接收和响应风电场的风储控制系统的充放电指令,可提高新能源消纳、平抑间歇性能源输出,提高经济收益。
这是广东省内首个新能源侧储能示范应用项目,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风力和太阳能等能源的波动性很大,这对电网的稳定性和能源供需平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新型储能被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未来5年国内年度新增新型储能装机呈平稳上升趋势,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138.4GW,年平均新增新型储能装机为16.8-25.1GW。国际市场方面,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和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前全球新型储能装机将保持30%-4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将达到358-585GW,全球储能投资总规模将达到2000亿美元至3260亿美元。
“储能产业火爆的原因有三:一是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需要相当数量的储能与之配套。风光电作为新能源的主体,具有发电随机性大,难以预测的缺点,如果随机上网,可能造成电网的不稳定,影响用电质量。因此需要相应的储能设施与之配套,当发的电电网不需要时就暂时储存起来,等到需要时候再释放,这就保证了电网的平稳。二是电网的稳定也需要一定的储能与之配套。锂电池储电,对电网调节的需求反应快,与相对反应较慢的抽水蓄能形成互补。三是用户侧储能也有一定市场。2021年煤电紧张,促使不少工商企业建立自己的储能设施,以应不时之需。”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原副秘书长杜重年指出。
在未来,储能将成为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标配。今年6月,《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明确新增的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式光伏电站、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需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也就意味着,储能将成为未来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标配。后续根据电力系统相关安全稳定标准要求、新能源实际并网规模等情况,调整新型储能配置容量。争取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建新型储能电站规模100万千瓦以上,到2027年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十五五”期末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除此之外还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比如在5G基站上安装储能设施,此外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方面也有相当的容量。”杜重年表示。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发布
近日,梅州宝湖储能站正式启用两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展全站巡检,进一步提升储能站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化学储能电站运维模式。
今年3月投产的梅州宝湖储能站是全球首个全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全浸没式液冷技术是将储能电池完全浸没在绝缘冷却液中,使电芯与冷却液直接接触,利用冷却液吸收、传导热量。这就像人们将手放入水中一样。”南网储能公司下属的南网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汪志强介绍,在该电站应用的适用于全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抑制电池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热失控现象,解决了电池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提升了储能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一座新型储能电站,对储能电池、电子元器件、系统集成、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型储能上下游产业的带动毋庸置疑。最近,南网储能公司相继与惠州市政府、梅州市政府携手,开展储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研究,建立储能产业联合招商机制,强化储能产业政策支持,适时设立产业研发中心,推动新型储能领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引进,打造省级新型储能研发机构,为所在地市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作为广东新型储能龙头企业,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已在着手布局更新的钠离子电池市场,“我们从2019年起进行钠离子电池技术研究,2021年在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体系获得重大研究成果。2022年产品小批量试产,并有动力汽车装配测试。今年7月14日,公司与青岛北岸控股集团签订5MW/10MWh钠离子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合作协议,首次实现了钠离子电芯在北方储能电站的大规模应用。”鹏辉能源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院助理院长王康介绍,这标志着鹏辉能源钠离子电芯正式导入市场,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阶段。
6月21日,《广东省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在广州发布,从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8个领域39个技术方向,提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愿景与技术攻关重点问题清单。当日,由南方电网公司发起组建、45家行业领军单位组成的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路线图从概念内涵、产业资源、技术路线和政策布局4个方面,对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对8个领域的39个技术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判,提出了技术创新愿景与技术攻关重点问题清单。
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现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作为典型的受端市场,广东在配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的需求特征明显。”安永大中华区能源与资源行业业务合伙人鲁欣指出,另外,广东省在电力交易市场改革和用户侧分布式应用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在激发新型储能参与辅助市场交易、探索需求响应型虚拟电厂市场化应用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培育和开发新型储能用户侧需求,以需求带动上游制造业发展,如此才能建立起健康的和可持续的新型储能生态系统。
凡来源注明中国阳光能源网的内容为中国阳光能源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