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11:41:42来源:济南时报点击:1136 次
山东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非化石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这其中,海上风电成为山东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从具体实践看,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有限公司主导开发了半岛南基地,先后建成半岛南3号、半岛南V等海上风电项目,在运在建装机达到170万千瓦,位居5家开发企业第一。9月27日,新黄河记者跟随“风光齐鲁 共赴山海”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海上风光媒体采风团来到烟台海阳,实地了解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
半岛南V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已安全运行340天,年发电6亿度
9月27日下午,从海阳近海海域出发,乘船航行两个多小时后,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风机映入眼帘,不远处,黄色的海上升压站吸睛。
这是山东半岛南V场址500MW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约26公里,施工水深18米至28米,规划用海面积约66平方公里,总投资近56亿元。
正是这些风车,将海风转化为绿电,通过海上升压站升压后,通过海底电缆送入电网,进入千家万户。
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海上风电公司海阳场站场站长杨小龙告诉新黄河记者,该项目安装70台单机容量7兆瓦发电机组及1台单机容量10兆瓦定制化发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1座陆上集控中心。
该项目建设期间,坚持创新引领,海上升压站在国内首次采用模块化方式设计制造,有效缩短工期60天,节省造价达20%;升压站在国内首次布置海水淡化系统,实现全天候生活生产淡水自主供应;针对半岛南海域风资源分布,研发制造国内首台10MW定制化风机,全寿命期发电量可提升5%。
“项目仅历时204天即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创国内首个‘当年核准、当年开工、当年全容量投产’新纪录,为后续平价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起到极大示范引领作用。”杨小龙告诉新黄河记者,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安全运行340天,年发电量已逾6亿度。
预计年上网电量67亿度,可满足山东460余万户家庭一年用电
上述项目可谓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有限公司海上风电项目的缩影。
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海上风电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陈立志告诉新黄河记者,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打造“百万千瓦级”海洋能源基地。现在已投运半岛南3号、半岛南V场址海上风电,在建半岛南U场海上风电,已核准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预计年上网电量达67亿千瓦时,替代标煤206.6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7.3万吨,可满足山东460余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运营期25年,预计总上网电量可达1675亿千瓦时,有效替代标煤5165.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182.5万吨。
在发展海上风电项目之际,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海上风电公司也带动相关产业落地,成为地方发展的推动者。比如,半岛南3号、V场址和U场址项目总计投资211亿元,累计已引入外资1.4亿美元,实现主机、塔筒、升压站、海缆等主要设备和施工的本土化。半岛南3号与V场址项目建设期间带动产业落地投资达41亿元。
绿电源于海洋,该公司也在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2022年,该公司放流水生生物幼苗对虾、三疣梭子蟹、许氏平鮋、金乌贼和曼氏无针乌贼等5个品种共计18338.75万尾,放流海域为丁字湾海阳海域和海阳近海,当年为海阳渔业实现放流增值3044.6万元;2023年,该公司在该海域再次放流水生生物幼苗对虾、梭子蟹等5个品种共计17775.21万尾;至2024年,该公司总计将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达54000万尾,生态效益预计移除碳70.905吨、氮13.326吨、磷1.755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6.89公顷一年的移除量。
“随着陆地资源日趋紧张,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已成为发展趋势。海洋风电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最有效抓手之一。海上风电取之于海上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通过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化石能源的可替代。我们在项目建设运营中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陈立志告诉新黄河记者,公司在山东半岛南建设与布局的风电项目,基本形成半岛南海上风电集群,对山东电源结构而言是有力的补充,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已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未来,将打造更多产业标杆项目,开展示范试点,做优做强做大海上风电项目。
按照计划,至2025年,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海上风电公司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将突破330万千瓦。立足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成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海水淡化、制氢氨醇和波浪能开发等融合发展的“风光储一体化”海洋能源综合示范风场,实现发展方式从单一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向海洋能源综合开发的转变,实现海洋国土空间的节约集约利用,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推进,建设海洋能源行业骨干企业,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家电投海洋能源品牌企业,培育成为海洋综合能源行业引领者。
凡来源注明中国阳光能源网的内容为中国阳光能源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