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马栏山视谷中心人才公寓,今年大学毕业留长工作的易小姐打开空调,房间内温度便迅速升高。不同的是,这台空调没有外机,而是采用的集中供能,接入1公里外的马栏山智慧能源中心。“我来自北方,原以为长沙的冬天湿冷刺骨,肯定非常难熬。没想到在长沙也能享受到集中供暖,回家后不用冻得缩手缩脚,而是像集中供暖的北方一样温暖舒适。”易小姐说。
同日,在洋湖生态新城,洋湖南区智慧能源站继上月底主体封顶后,项目首批热泵机组设备顺利进场。该项目是长沙首个全部面向住宅集中供能的区域能源站,可为约6000户家庭提供集中供能服务,预计明年正式供能。
长沙越来越多的片区正迈入“集中供暖”时代。根据今年出台的《长沙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长沙将实施低碳建筑标杆工程,以湘江、浏阳河、捞刀河两岸为重点,形成“一片多点”的地热能集中供能格局,到2025年浅层地热可供能建筑面积达600万平方米,建设低碳建筑典范项目10个以上,打造冬暖夏凉幸福新长沙。
以水为媒,送风柔和,湿度适中不干燥
在马栏山浏阳河畔,一栋外形酷似白色“游轮”的建筑十分显眼,这便是马栏山南北两座能源站之一的北区能源站,2021年9月这里正式启动对外供能,为园区160万平方米建筑提供集中供能服务。
记者近日走进视谷中心人才公寓,刚进门就被一股暖流环绕。抬头一看,天花板上的风机正输送着暖气,站在风管下方,明显感受到这种暖气与空调吹出的气流不同,气流更加平缓且恒温,空气中带着些许水润,缓解了冬日的干燥。
“我们现在所在空间温度是23℃。”马栏山智慧能源中心负责人李平说,能这么暖和,主要靠的是能源站内水源热泵系统提供的高温热源,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室内温度,以水为媒介传输,无氟泄漏风险。
“采用区域能源站集中供能相比于传统空调,送风柔和、湿度适中,一改传统空调噪声大、送风干燥等缺点。”人才公寓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相比传统空调系统,采用集中供能,除了体验效果更好,管理更方便,用电成本、运维成本也明显降低。和传统空调相比,区域智慧能源系统冬季节能30%左右,夏季也能节能20%左右。
记者了解到,在马栏山东二环南侧绿化带地下空间,已规划预备了南区能源站,将匹配马栏山园区开发进度适时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实现马栏山园区400万平方米建筑“集中供暖”全覆盖。
变废为宝,智慧运维,实现24小时供能
洋湖生态新城南区智慧能源站位于洋湖大道、罗谷塘路、南三环和洋湖再生水厂合围区域,占地面积约2215平方米,供能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项目建筑造型宛如“一叶扁舟”,融入湿地,归于自然,将成为洋湖片区独具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目前项目确定接入的住宅项目包括恒伟洋湖映、恒伟君樾洋湖、中建钰山湖等,接入面积超84万平方米。”长沙城发能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毛冰凌介绍,能源站利用洋湖再生水资源,采用高效先进的“水源热泵”技术,将再生水“变废为宝”,提取其中的冷量和热量,实现全天候24小时供能。“当冬天室外温度达0℃时,再生水温度也在10℃左右,是优质而稳定的热能宝库。”
“南区智慧能源站是洋湖片区第二座区域能源站,我们全面升级了智慧能源服务,可以为洋湖南片区用户提供延伸到末端设备维护的全部用能服务,让用户享受一键触达、线上智能服务的便捷体验。”毛冰凌介绍,能源站投用后,业主通过手机客户端,不仅能实时查看用能、运行情况,还能完成充值、查询、报修等,实现足不出户、一键预约,项目运维团队提供及时上门服务,一次接入,终身维护。
十大片区规划区域能源站17座
虽然南方没有大面积供暖,但长沙部分区域、部分楼盘已率先实现集中供能,这主要得益于区域能源站的建设。长沙城发能源公司区域能源事业部经理蓝青介绍,与传统空调相比,集中供能不需要业主购置空调主机,在使用成本上也更经济实惠。“以120平方米住宅为例,使用传统的燃气采暖,冬季采暖费用约5000元,而使用集中供能,该笔费用可覆盖常规家庭全年冷、热用能。此外,使用集中供能更无需考虑主机设备二次更新及运维费用。”
作为长沙市碳达峰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长沙正大力实施低碳建筑标杆工程,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积极推动浅层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建筑的应用,开展低能耗、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预计到2025年,全市浅层地热可供能建筑面积达600万平方米,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望城区滨水新城大泽湖·海归小镇等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基本建成,建设低碳建筑典范项目10个以上。
记者了解到,长沙城发集团为提升城市品质、解决民生需求,已将区域能源作为标配要素纳入十大片区顶层规划,除马栏山、洋湖南片区外,长沙会展新城1、3号能源站已启动建设,各大片区规划区域能源站共计17座,规划供能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惠及人口约2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