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中国阳光能源网

您的位置:中国阳光能源网双碳正文

聚合政产学研 献智“双碳”行动

2023-10-23 10:31:28来源:山西新闻网点击:1020 次

编者按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之策,也是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如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是转型山西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我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不断推进,一批以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以经济社会环境管理为核心要素,以生态为目标的转型项目陆续建成投用。近日,以“智创山西·碳索未来”为主题的“双碳”场景建设论坛在晋中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会长金智新,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寇子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胡早,山西双碳经济学会联合体副主席、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新利受邀作主旨报告。此次论坛,参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从不同层面为山西“双碳”行动献智出力,为我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深入、更务实、更有效的新视角、新思考、新实践。
打造风光水储互补开发的管理与技术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浩

碳中和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水利行业该怎么做?

根据我国风、光、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西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水电主要以梯级水库的形式存在,所以开展以梯级水库为核心的流域梯级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开发利用大有可为。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的风光资源,水电又是以星罗棋布的中小型水电站为主,所以可以开展以中小水电为核心的分布式风光水储波动互补开发利用。
作为我国煤电重要基地,山西能源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着“双碳”行动的全新课题,应该围绕不同类型的多能互补系统,建设涵盖风光水储开发利用、规划设计、运行调度、智慧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体系。具体来看有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水电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水电能源的调节能力。二是突破风光水储互补容量优化配置的技术瓶颈,增大风、光能的开发利用规模,建立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接入水电的风光规模优化方法。三是突破风光水储互补优化调度运行的技术瓶颈,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实现不同分区和不同层级间的协调运行。四是构建风光水储互补系统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互补系统的智慧化运营管理围绕透彻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控制的思路。五是突破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瓶颈,增强互补系统的韧性。总之,以流域水循环推动双循环,构建流域新发展格局,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管理转型寻求最大的发展潜能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 刘兆彬

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低碳绿色转型,山西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低碳绿色转型发展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人和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最近30年来世界各国所达成的共识,特别是近十年来气候的剧烈变化所引发的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低碳绿色转型显得更加的迫切。让能源走向绿色、走向低碳、走向清洁、走向再生,今天山西的转型发展,本质上就是一场能源革命,就是寻求能源替代。那么实现低碳能源的转型靠什么,靠技术进步、靠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信息化。同时,要谋求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转型,要通过改革企业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寻求最大的低碳绿色发展潜能。

能源转型当中,除了家庭、政府、社会以外,在碳革命当中最重要的关键主体是企业,企业是能源生产、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的主要承载者,我们通过什么样的一个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工具来降低我们的碳减排?那就是ESG。ESG是英文的缩写,主要的内容就是环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司内部的治理,要实现转型发展,除了技术进步与新能源替代,就是抓管理,只有这一条路可行。

目前,我国实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要搞ESG管理。2022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已经超过了6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达到了5.8万亿人民币,在低碳绿色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作为企业必须把ESG管理作为一项必修课,作为走向国际化、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支撑。

用科技提升实现源头减量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寇子明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双碳”的一个平台期,目前碳的增长已经得到很大的重视,我国碳达峰关键的技术难题在碳中和上。

数据显示,来自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我国排放总量的77%,工业过程碳排放量占14%,农业及废弃物碳排放占比分别为7%和2%。其中,火电产生的碳是所有领域里边碳排放最多的一项,但是火电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相比其他形式能源,其电能、热能、可靠性、稳定性、成熟度、占地、建设周期等都占有很大优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生产系统、生活系统都不够节能,不经意的损失和浪费很大,单位能耗高值得高度重视。如果这个环节能够认真对待,那我们的降碳会有一个很好的效果。“双碳”目标下,我们一是在能源结构方面需要更多利用好清洁能源,这就需要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二是对现有大量高耗能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设计和升级改造也非常重要。这两方面都是“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实质上就是做好源头减量、能源替代、工艺改造和碳捕集。

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在生活和生产两个方面影响巨大。首先,跟我们生活密集相关的照明占全球碳排放5%,公共照明即市政的电费有40%花在了照明上。同时,我们的生产系统中,煤炭的运输系统本身就可以减碳,全国运输系统累计起来很大的数量,有很可观的能耗,如果通过智能化设计,可以去掉有能耗的齿轮传动,省去了很多传统运输环节,机械效率可以大幅提高,节能效果也会大幅改善,减碳将会相当可观。

推动煤炭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会长 金智新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其中,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体系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化石能源还是我们的主体能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发展时期,煤炭需求仍将非常强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生产煤炭1016亿吨,其中约有1/4的产量是山西供应的。山西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许多困难,产煤沉陷区、矸石山的堆放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这些都是我省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课题。同时,煤炭企业本身也面临资源枯竭、一煤独大、职工技能单一、人才流失、传统分流困难等问题。同时,也对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群带来健康威胁——职业病,如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等。其中就粉尘危害而言,对煤矿行业的危害尤为严重。由于煤矿井下粉尘治理难度极大,煤矿职工职业病带有多样性、复杂性,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这些都需要我们用科技的手段、用改革的方法去面对。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智能化煤矿572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19处。2016年以来,全国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共计减少37万人。目前,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契机下,煤炭行业应当把握碳中和投资机遇,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煤矿作业环境。同时,把握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及煤矿智能化发展机遇,减少受限空间从业人员数量。具体而言,就是要创新思路加快推进煤炭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提升煤炭安全保障水平,实现煤矿防尘高效精准,加快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优化碳排放管控的决策分析平台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 胡早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碳排放呈现出总量大、上升趋势不减、压力大等特点,全国供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山西煤炭,所以更加剧了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复杂性。

2023年1月5日,《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增强能耗总量管理弹性,逐步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与此同时,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出台了《山西省生态环境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目前,太原和长治两个市已经成为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我省120余家电力企业已经全部纳入碳市场。

下一步,我们首先要加快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相关地方标准体系,探索推进重点领域、行业、企业和产品的标准制定,同时加快对接碳足迹、碳核测、碳金融、碳中和等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其次,要打造低碳、零碳引领示范基地,建立我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搭建“政银企”产融对接平台,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对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模式。另外,要加强数智赋能温室气体控排管理,通过大数据,打通统计、发改、税务、能源、电力、金融机构等数据,贯通经济—能源—碳数据链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优化山西省碳排放管控决策分析平台,通过多维数据分析,提升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决策分析能力,为碳排放强度指标管控、跟踪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打造中国领先的山西碳谷

山西双碳经济学会联合体副主席 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新利

全国100多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里面,工业园区的排放量占全国园区的大致31%,目前全国1.5万多家园区都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双碳”任务,园区怎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前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也没有标准化、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和产品。

“双碳”行动是一个新的领域,尤其在山西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产业四方面的困难。尚风绿谷是我国最早的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全面考虑碳足迹一个项目,在山西也是首个。园区从八个方面来打造碳中和园区,包括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交通、零碳管理、零碳产业、零废弃、碳汇景观和碳捕集。园区屋顶建设4兆瓦的光伏电站,一年大致发400多万度电。现在企业打造的山西碳谷主要包含双碳产业研究院、专家智库、低碳技术的转移、落地、孵化及碳技术服务,另外还有一个碳数字科技公司,主要是做“双碳”方面数字平台、碳普惠小程序等。园区里设了5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可以以非常优惠的条件,对有志于“双碳”领域的企业,包括创业团队提供从场地、物理空间、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孵化和支持。
目前,尚风绿谷在“双碳”行动中走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绿谷,第二阶段是碳谷。绿谷阶段,在建筑上通过绿色材料、绿色的设计、节能的材料和近零碳的建筑形成绿色的产业和绿色产业的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八大零碳场景。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出可复制、标准化的建设路径。

链接

“双碳”场景建设案例分享

——中国联通在自身“双碳”行动计划中,结合“东数西算”战略,打造新一代节能数据中心。同时依托联通5G服务、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碳排放”数字化、“碳足迹”云端化、“碳减排”智能化的“双碳”三化体系,赋能社会降碳促达峰。

——美的集团数智低碳园区建设通过iBUILDING管理平台,实现数智化管理,实现园区“状态可视”“事件可控”“业务可管”,提高运维/运营管理成效。
——三一集团致力于打造的新能源重卡,目前已出售八千余辆,销量全国第一。以年运营20万公里计算,每台车辆较油车预计年减少柴油消耗量60吨,碳排放年减少190吨,并实现了一次充电续航817.5公里的“半挂式电动卡车单次充电行驶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
——山西银行在碳金融方面推出了光伏发电贷款、碳资产质押融资、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将为涉及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增加森林蓄积量等领域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山西银行还加强与环境部门和科研机构合作,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项目实施,同时推进自身绿色运营,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