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 10:41:39来源:经济日报点击:4426 次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专家表示,《意见》的印发实施,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促进绿色消费,扩大低碳产品供给;妥善应对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外贸产品竞争力。
锚定“双碳”目标
产品碳足迹属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种,一般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些国家逐步建立起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制度,越来越多跨国公司也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确立降低产品碳足迹的导向,有助于生产企业系统掌握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原材料碳排放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
“从当前的‘双碳’政策体系看,政策发力点主要以生产端为主、消费端为辅。但随着绿色低碳领域制度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传统政策手段难以有效挖掘消费侧的降碳潜力。”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主任张英健表示,产品碳足迹能够清晰直观标注碳排放数据,帮助有绿色消费偏好的消费者准确认知产品绿色低碳属性,提升公众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还有利于妥善应对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外贸产品竞争力。“通过建立我国自主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并加强国际对接,企业可自愿委托国内或国际机构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据实测算产品实际碳足迹,避免参数被高估损害企业利益,同时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明确重点任务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广、涉及行业多、社会影响大,必须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实操性。对此,《意见》提出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等5项重点任务,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设计。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表示,《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并明确工作要求、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对规范有序开展国家碳足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徐少山表示,《意见》首次提出将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明确碳足迹适用范围、标识式样等,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自愿开展碳标识认证,引导其在产品或包装物、广告等位置标注和使用碳标识。建立碳足迹认证制度有助于规范碳标识管理流程、促进绿色低碳消费,将对提升重点产品能效碳效、提高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发挥重要作用。
稳步有序推进
在工作原则方面,《意见》提出要系统推进,急用先行。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积极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
张英健表示,《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方法和标准为先,就是要明方法、定边界,为市场带来稳定的预期。同时,由于不同产品对碳足迹的敏感性各不相同,没有必要在短期内实现对所有消费品的碳足迹“全覆盖”,应当以供应链上下游接受程度高、受国际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行业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相关方法和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先行先试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对国家公布的核算规则标准之外的产品先行开展规则标准研制,条件成熟的可适时纳入国家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凡来源注明中国阳光能源网的内容为中国阳光能源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