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 09:32:14来源: 华为数字能源 点击:3420 次
【中国,深圳,2023年11月16日】2023年11月16日-17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本次论坛以“能源市场建设与绿色转型”为主题,聚焦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能源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能源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宣传分享各国能源监管、能源转型经验,致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华为高级副总裁、数字能源全球营销服体系总裁杨友桂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杨友桂表示:碳中和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确定的战略,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是能源演进变革的四大关键路径。能源世界和数字世界将深度融合发展,能源产业已经进入数字能源新时代!
站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华为数字能源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发挥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融合Bit、Watt、Heat、Battery等4T技术,围绕碳中和道路上的能源变革、智能变革、出行变革,打造数字能源时代的“三新能源基础设施”,携手伙伴共同为全球客户提供全场景低碳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
——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华为数字能源主要聚焦三大场景,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大基地,面向城市源网荷储协同的能源系统,以及家庭能源管理系统。
01
智能光储发电机
面向清洁能源基地,其中最重要的、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就是Grid Forming构网型储能技术,即“智能光储发电机”,使光储系统具有主动增强电网的能力、具有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功能,从跟随电网到主动增强电网,真正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同时结合华为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基于智能光储发电机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出高质量、全数字化的清洁能源基地,让清洁能源基地走向“自动驾驶”。
02
绿色低碳城市智能体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新型电力系统的消费侧,最重要的场景就是城市。通过各种分布式能源、虚拟电厂、智能充电网络、V2X、综合智慧能源、智能微电网等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源网荷储用”智能协同,构筑一个绿色低碳的城市能源智能体,实现城市的安全、韧性、高效、低碳和智能。
03
家庭能源管理
家庭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围绕家庭用能场景,华为数字能源要打造绿色低碳、极致体验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包括四个关键特征:一,光储充用一体化;二,实现用电安全、用电自由;三,可并可离,实现无缝切换;四,智能互联,能够对家庭内部的发储用进行智能化管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家庭也将从单一能源的消费者,转变为既是能源消费者,又是能源生产者。
支撑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
——新型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社会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算力”激增带来“电力”的激增,当前全球有超过2000万数据中心机柜、1000万通信站点,未来数量还会翻番。华为数字能源将打造绿色、极简、智能、安全的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助力构建算力网络,加速奔向智能社会。把持续增Bit、减Watt、降排放的理念,融入数据中心能源、站点能源、行业关键供电等新型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的产品和方案中。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下,这些能源基础设施除了关键供电的作用之外,还可以融入到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城市智能体中,不仅仅是能源的消费者,也成为能源生产和电力系统的调节器。
引领交通电动化、智能化升级
——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
助力交通电动化快速发展
中国电动车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650万辆,今年预计将超过900万辆。作为动力域和充电网络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通过车上车下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出超融合的动力系统和“一秒一公里”的超级充电方案,打造超凡的驾乘体验,并助力电动车全面超越油车,实现“加油式”的充电体验,加速交通电动化进程。
携手深圳打造“超充之都”
充电网络是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做到“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华为数字能源会率先在电动车高流量场景,发展超级快充,打造高速一张网和城市一张网。通过“一秒一公里”的超充网络,让加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并通过光储充一体化,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华为数字能源正携手深圳打造“超充之都”,成都、绵阳、宜宾、太原、郑州、桂林等城市也都在加大力度建设超充,伴随充电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城市将不断提升公共充电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民电动出行体验,也必将促进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双碳目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全行业、全社会携手积极行动。数字能源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型产业,未来是星辰大海,华为数字能源坚持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持续创新,坚定不移地与产业和生态伙伴一起,携手构建数字能源产业生态,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凡来源注明中国阳光能源网的内容为中国阳光能源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