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积极推进“双碳”战略,大力倡导能源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光伏作为一种极具创新性与前瞻性的能源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生态光伏是深度融合了光伏发电、生态保护以及产业发展这三大关键要素的新型光伏应用模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利好政策,提出要推动光伏产业与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建设大型光伏基地。作为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一道新能依托行业领先的高精尖技术打造了DAON组件与柔性支架“光伏+”最佳CP产品,掀起了生态之道热潮。
N型基因 最优综合发电效率
作为N型技术的引领者,一道新能在N型技术领域砥砺深耕,目前TOPCon 5.0电池效率突破26.9%,开路电压高达746mV,多次创造世界纪录。依托TOPCon为平台技术的DBC电池效率突破27%,组件转换效率最高效率达24.8%,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实现产品最优综合发电效率。
光伏组件作为电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经济性在市场竞争中至关重要。一道新能N型产品则凭借高效率、高功率、高可靠性、高双面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等卓越的性能优势脱颖而出,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于光伏组件的严苛要求,成为众多客户的优选。同时,公司前瞻性制定了“一主引领、三翼驱动、全面发展”的研发战略布局,在TOPCon、DBC、CSPC、TSiP、SFOS等多种技术路线上全面发力,与国内外知名院校机构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电池效率目标锚定40%。
以“柔“相融 全场景广域应用
在众多特殊多变的地形场景中,山地地形会让光伏电站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地势的起伏、坡度的变化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都给传统光伏支架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了诸多困难。一道新能凭借着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推出了柔性支架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大跨距、高净空、高安全性的产品优势,成功克服了复杂的山地地形,为光伏产业在山地地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一道新能柔性支架高净空的设计,使得在柔性支架的下方拥有了充足的空间,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植被对光伏组件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还为综合资源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结合“农光互补”、“林光互补”、“药光互补”的经济模式,在柔性支架下方可以进行特色农业种植、林业培育等活动,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促进当地农业、林业、渔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与传统支架相比,一道新能柔性支架的大跨距设计可以轻松跨越山谷、沟壑等障碍,随坡就势,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灵活布置,大大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建设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同时,大跨距还减少了支架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建设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在复杂地形下,与传统支架相比,柔性支架布板密度更高,装机容量可提高25%以上。柔性支架工厂装配率较高,能有效减少施工现场装配工作量,同时组件采用滑移式安装可提升20%以上的安装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升经济收益。
面对多项严苛的权威测试,一道新能柔性支架都展现了极致的产品性能。一道新能柔性支架不仅通过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风洞测试,起振风速大于46m/s,而且还通过了新疆十三间房极端工况测试(高低温±40度,最大风力等级17级)、组件抗隐裂测试,面对极端天气充分展现了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定安龙湖渔光互补光伏项目直面了17级超强台风“摩羯”洗礼(项目地距离台风路径最小距离约30公里),一道新能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岿然稳固,抵御了超强台风的肆虐。台风过后,TüV莱茵对安装在柔性支架上的光伏组件进行了严苛的现场检验,在外观、EL隐裂等项目中表现优异赢得了业主方的高度肯定。
跨越山川湖泊,纵横沙漠绿洲,一道新能柔性支架在山地丘陵、沙漠戈壁、滩涂、水面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中熠熠生辉,目前已在山西沁县、陕西榆林、云南易门、海南定安、山东淄博等多个示范项目中投入使用。作为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一道新能在生态光伏领域深耕不辍,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层次拓宽“光伏+”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以绿色经济和生态保护相结合,促进产业集群新升级,助力构建人类零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