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中国阳光能源网

您的位置:中国阳光能源网地热能正文

东营市累计出让地热采矿权37个、探矿权4个

2025-11-24 11:09:42来源:大众新闻点击:2237 次

11月21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峰就“十四五”期间,东营市在“十四五”期间,在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具体做法是什么,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以来,东营市将地热能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系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审批流程再造、政策精准赋能、技术集成应用和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资源开发效率显著提升,全市累计出让地热采矿权37个、探矿权4个,2025年地热供暖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年替代标煤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清洁供暖覆盖显著提升,打造牛庄“无烟小镇”、吾悦广场、徐州路能源站等一批重点项目,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全省最大的单一区域地热供暖项目,一系列项目实施,实现了燃煤规模化替代,改善了区域空气质量。产业发展融合显著提升,推动“地热+”多场景应用,建成双福花卉长江以北最大兰花基地、通威渔业全球最大循环水对虾养殖工厂,实现地热能在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工业用热等领域的梯级利用,形成资源开发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生态经济价值显著提升,严格执行“取热不耗水、同层回灌”,建立全市地热动态监测系统,实
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地热供暖较传统方式每平方米节省10-15元,供暖成本大幅降低,探索形成“生态+经济”双赢路径。
工作中,东营市主要从以下方面,系统推进地热资源高质量开发。机制创新,破解矿业权重叠困局,东营市针对地热与油气矿业权重叠长达二十余年的历史难题,联合油田成立山东鲁辰能源公司,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联合开发机制。通过分层确权、联合审批,彻底打破开发僵局。流程再造,打造“地热开发一件事”审批模式,东营市印发《东营市“地热能开发一件事”联合审批工作方案》,实行地热开发“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出件”,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推动“环评打捆”“三案合一”,企业编制成本降低30%。政策赋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级连续三年每年评选30口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开采井,每口最高奖补50万元;对绿色矿山、规模化供暖等项目实施差异化补贴。企业成本大幅度降低。四是技术支撑,提升资源利用效能。推广丛井开发节约用地60%。支持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大明新能源首创“锅炉+吸收式热泵+地热”双供热模式,实现深度梯级利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应用负压回灌+大温差热泵,地热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多元应用,拓展“地热+”产业生态,东营市推动地热从单一供暖向农业、渔业、工业等多场景拓展。双福花卉年省供暖费用上百万元,通威渔业用热成本从3.8元/公斤降至0.6元/公斤。探索高温地热在工业蒸汽、发电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
下一步,东营市将继续以地热资源开发为“小切口”,做好绿色转型“大文章”,持续优化“地热+”多元利用场景,推动地热产业规模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营模式”,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阅读下一篇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